明朝那些事儿025
明朝那些事儿
歌手:王更新
专辑:《明朝那些事儿》

在军事上,朱元璋几乎从未错判过,这次也不例外,
洪武二十一年(1388)三月,朱元璋将十五万大军交给了蓝玉,
这和洪武五年那次远征兵力相同,
但不同的是,这次的进军路线只有一条,
朱元璋亲自为蓝玉送行,并告诉他:
“倍道前进,直抵虏廷”,
“肃清沙漠,在此一举!”
蓝玉,我将这个使命交给你,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此时北元的皇帝已经不再是爱猷识理达腊,
他已经于洪武十一年(1378)死去,
他的儿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任北元皇帝,定年号为天元,
根据史料记载,
这位脱古思帖木儿很可能就是洪武三年(1370)在应昌被李文忠俘虏的买的里八剌,
明朝政府为了显示宽大,在得到其不再与明朝为敌的保证后,
于洪武七年(1374)年将其送还给北元,
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守承诺的人,
他继位后不断骚扰明朝边界,挑起战争,与明朝继续对抗,
对这位搞对抗的继位者,朱元璋已经表示了足够的诚意,
不断派使者通好,却从无效果,
他的顽固终于耗尽了明朝政府的耐心,
既然如此,就用刀剑来解决吧!
蓝玉的军队出征了,他由大宁出发,一路攻击前进,
抵达庆州后,有情报传来,脱古思帖木儿驻扎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
蓝玉当机立断,决定大军立刻向目标挺进,
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路上还要经过荒芜的沙漠,
后勤也很难得到保障,一旦迷路,更是后果难以想象,军心也会动摇,
但蓝玉是有信心的,后来的事实证明,
他所拥有的是一支当时最强大的军队,
正是这支军队的优秀素质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那么到底具有什么样素质的军队可以称得上是最强大的军队呢?
这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战争的胜利是将领和士兵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我看来,一支军队强大与否可以从其外在表现体现出来,大致分为四等,
第四等的军队是乌合之众,
他们没有军纪,四处抢劫,没有纪律,
这样的军队只要受到有组织的军队的打击,就会一哄而散,他们绝对算不上强大,
第三等的军队有着完整的组织结构,他们军容整齐,步伐一致,
但斗志不高,士气不盛,他们虽然比第四等要强,
但只要遇到更有战斗力的敌人,也必然会被打败,他们也算不上强大,
第二等的军队不但有统一的指挥系统,装备精良,而且士气高涨,
在行军途中经常会喊出两句“杀敌报国”的口号,
士兵们都急于表现自己的英勇,这一档次的军队有气势、有冲劲,
他们不畏惧任何敌人,可以称得上是强大的军队,
但很遗憾的是,他们也不是最强大的,
与最强大的军队相比,他们还缺少一种素质,
这种素质就是沉默,最强大的军队是一支沉默的军队,
这种沉默并不是指军队里的人都是哑巴,或者不说话,
所谓的沉默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景:
指挥官站在高地上对他的十五万大军训话,
这十五万军队漫山遍野,黑压压的占满了山谷、平地,
他们不同相貌、不同民族、不同地方、不同习好,
却挤在同一片地方,听着同一个声音,看着同一个方向,鸦雀无声,
这才是所谓沉默的真意,这才是军队最重要的素质,
蓝玉率领的正是这样一支军队,
他们攀越高山,渡过大河,进入了沙漠,
在这片不毛之地里,有的只是那刺眼的阳光和满天的风沙,
他们的后勤无法保障,士兵们只能自己携带笨重的干粮辎重,
不断有人倒下,但余下的人继续向前走,
士兵饥饿、口渴、疲劳,但这些都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
这是一支顽强的军队,支持他们的就是他们心中的信念和目标——彻底消灭敌人,
蓝玉看着他的士兵们,他为自己有这样的部下而自豪,
但他也明白,这次战争的关键不是排兵布阵,而是找到敌人,
很明显,北元已经知道了明军的行动计划,
他们躲藏了起来,这可不是平日孩童们玩的躲猫猫游戏,
茫茫大漠,又没有侦察卫星,到哪里去找人?
部队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了,现在粮食和水都不够了,
虽然士气还算高涨,但能坚持多久呢?
他召来了自己最信任的部将王弼,
询问他:“我们现在在什么位置?”
王弼回答:“这个地方叫百眼井,离捕鱼儿海大约还有四十里,”
百眼井?此地名中居然还有个井字?
这里已经很靠近捕鱼儿海了,可不但没有敌人,连水都没有,
难道情报错误,敌人又转移了?
这是很有可能的,但他们又去了哪里呢?
正在蓝玉思考的时候,
部将郭英向他报告了粮食缺乏和水源殆尽的情况,
蓝玉明白,下决断的时候到了,
在战斗电影中,到这个时候,经常会出现以下的场景:
一个战士满脸愤怒的表情,对部队的指挥官(一般是排长或连长)喊道:
“连长,打吧!”
另一个战士也跑上来,喊道:“打吧!连长!”
众人合:“连长,下命令吧!”
这时镜头推向连长的脸,给出特写,
连长的脸上显现出沉着的表情,然后在房间里踱了几个圈,
用沉稳的语气说道:“同志们,不能打!”
剧情的发展告诉我们,连长总是对的,
这并不是开玩笑,当时的蓝玉就面临着连长的选择,
前面我们说过,但凡重大军事决策上拿主意的时候,
就会有一群人在你身边叽叽喳喳,
这个说前进,那个说后退,这个说东,那个说西,
反正说对了就有功劳,说错了也是你做决策,责任推不到自己身上,
这种便宜大家都会去拣,最可怜的就是统帅,
因为他是最终的决定者,也是责任的承担者,
这个责任并不是赔点钱,或者道个歉疚能解决的,
因为如果判断失误,付出的代价将是十几万人的性命!
蓝玉终于明白了当年徐达被击败后的沮丧和失落,
现在他也陷入了这种痛苦之中,何去何从呢?
蓝玉思虑再三,决定将将领们召集起来,听取他们的意见,
不出所料的是,将领们有的说撤退,有的说前进,
其中建议撤退的占多数,
而王弼则坚决主张继续前进(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
但他的意见也很快就淹没在一片反对声中,
蓝玉终于明白了,召来这些将领是没有用的,主意还要自己拿,
就此退回去吗?那自己十几年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
等待了这么久,临到关键时刻功亏一篑?
不,我决不甘心!
那么继续前进吗?
可是敌人在哪里呢,粮食和水也不多了,
部队坚持不了几天,十几万人可能就饿死、渴死在这里,
到那个时候,自己也只能骑着马踏过无数士兵的尸体逃回去,
又有何脸面去见皇帝啊,
前进还是撤退,这是个问题,
大家都不说话了,他们明白,现在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士兵们看着将领们,将领们看着蓝玉,蓝玉看着天空,
如果上天能帮自己拿主意该多好啊,做出选择是容易的,
但如果我选择错误,上天能给我第二次改正的机会吗?
谁也不能告诉我敌人在哪里,
要作出这个抉择,我还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呢?
直觉?对,就是直觉!这里满天黄沙,遍地荒芜,没有人烟,
但我能感觉到,敌人一定就在附近!
可是直觉真的靠得住吗,
没有情报,没有线索,没有任何踪迹,
就凭自己的感觉作出如此重大的判断?
为了作出今天的判断,我已经默默地奋斗了很多年,
是的,我要相信自己,
要相信无数次战场厮杀累积的经验,
没有理由,没有线索,没有证据,但敌人一定就在附近!
前进!这就是我的判断!
我的判断是对的,我的判断一定是对的!
他下定了决心,沉稳的对那些等待他的将领们说道:
“前进,敌人就在附近,”
没有人再提问,因为他们已经从蓝玉的脸上看到了自信,
这种自信也感染了他们,感染了整支军队,
于是,十五万大军出发了,士兵们向着未知的命运又迈出了一步,
但这支荒漠中的军队没有犹豫,没有动摇,
因为他们相信,无论如何困难,蓝玉一定是有办法的,
上下同欲者,胜!
蓝玉带着他的军队继续深入荒漠,他们行军路上小心翼翼,
就连做饭也要先在地上挖个洞,在洞里做饭,
以防止烟火冒出,被敌军发觉(军士穴地而炊,毋见烟火),
这实在是一支可怕的军队,
在茫茫沙漠中,还注意到这样的细节,
这支军队就像一只沙漠中的蝎子,
悄悄地前进,隐藏在阴影中,只有看到敌人,才会发出那致命的一击,
当大军到达捕鱼儿海南面后,蓝玉终于发现了北元大军的踪迹,
但到底有多少人,首领有多高的级别,他并不知道,
无论如何,这是最好的机会,
他立刻命令王弼为先锋,向捕鱼儿海东北前进,务求一举歼灭北元军队,
此时,在捕鱼儿海的东北边,
北元的最高统治者脱古思帖木儿正在和他的大臣们举行宴会,
他并不是傻瓜,蓝玉的大军一出发,他就得到了消息,
他深知平时小打小闹,打完就跑,对方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但这次朱元璋是来真的了,要跟自己玩命,好汉从来不吃眼前亏,
他把自己的主力部队和大大小小的贵族们都转移到了这个地方,
此地平素无人居住,茫茫大漠,蓝玉的军队没有后勤保障,
更重要的是军马没有水草,蓝玉深知用兵之道,
是不会深入大漠的(军乏水草,不能深入),
只要等到蓝玉的补给供应不上,粮尽水绝,就可以反守为攻,
在等待的时间里,他也曾经不安过,
万一蓝玉真的来了呢,
但许多天过去了,连人影都没一个,
慢慢的,他放松了警惕,甚至连基本的守卫也不再设置,
每天和大臣们饮酒取乐,顺便说一句,这次避难,
他还带上了自己的老婆和儿子,这本是为了他们的安全,
但后来事情的发展却与他的设想完全相反,
就在王弼向他的大营挺进的时候,他正坐在自己的帐篷里,
这天正好大风扬沙,天空被一层黄沙掩盖,几十米内都看不见人,
白天变得如同黑昼,按说这样的天气,明军更不可能发动进攻,
他应该更加安心才对,但这漫天的沙尘却似乎打在了他的心上,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在大漠和草原上英勇善战的蒙古民族,对于危险往往有种先天的预知,
这是他们民族长期游牧的生活习惯养成的,
可是脱古思帖木儿也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预感终究只是预感,
还是接着喝酒吧,
在脱古思帖木儿举行宴会上的帐外,一名百户长喝醉了酒,
他向驻防的太尉蛮子打了个招呼,晕晕乎乎的走出了营区,
漫天飞沙中,他也不知自己走了多远,
等他有点清醒过来时,已经不认得回去的路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他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分辨出了方向,
便回头向大营走去,突然,他发现自己的前方出现了许多人影,
由于天空被黄沙覆盖,根本看不清远处人的面孔,
他以为这里就是自己的大营,连忙高兴的一路跑了过去,
到跟前一看,他才发现迎接他的是一群灰头土脸,就像刚从沙里捞出来一样的士兵,
要命的是,这些士兵穿的并不是自己熟悉的军服,
他们是明军,
这些明军士兵用恶狼般的眼神看着他,
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还大声呼喊,
很快,更多的明军士兵围拢了来,
他们以看待珍惜动物似的眼神注视着他,他很荣幸地成为了第一个俘虏,
今天真是倒霉,出门忘了看黄历啊,
危机就在眼前,而北元贵族们却仍在饮酒作乐,但并非所有的人都丧失了警觉,
太尉蛮子就是一个比较清醒的人,
根据史料推测,这个蛮子很可能就是洪武三年(1370)在野狐岭被李文忠击败的那个太尉蛮子,
如果这一推测属实的话,他倒也真是个人物,
十八年过去了,多少名将都雨打风吹去,
这位仁兄却一直战斗在前线,也算是老当益壮吧,
他作为北元军队的统领者,敏锐的感觉到在不远处漫天风沙的背后,
似乎有危险正在向他逼近,于是他增派了士兵加强守卫,
可是天气实在太差,沙尘飞起,白昼如同黑夜,
士兵们摸黑在营区里走来走去,调度极其困难,
这位太尉正在为此发愁,一群人的出现彻底为他解除了这一忧虑,
此时,风声小了,代之而起的却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北元士兵们发现,距自己仅仅十几步之处突然杀出一队面目狰狞,凶神恶煞的骑兵!
他们伴随着黑夜和飞沙而来,与传说中的妖魔鬼怪的出场方式一模一样,
他们不问来由,以千钧之势冲入元军大营,
挥舞马刀,见人就砍,无数的北元士兵在黑暗之中恐惧万分,
以为这些人真是地狱中的妖魔鬼怪,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勇气,
但太尉蛮子很明显是个无神论者,
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些不速之客真是他们的死敌——明军,
于是迅速跑到后军组织还未被冲击的部队进行抵抗,
其头脑不可谓不冷静,反应不可谓不快,
但他一个人的努力是无法挽救元军的,
更多>> 王更新的热门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