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
王更新
专辑:
《明朝那些事儿》 蓝玉是安徽定远人,他是常遇春的内弟,常遇春为人高傲,
但却对他的这个亲戚非常推崇,几次在朱元璋面前推荐,
但朱元璋并没有轻信常遇春的话,直到蓝玉跟随徐达参加了洪武五年的远征,
表现出众,才委他以重任,
说是重任,其实也不算,蓝玉的运气其实并不好,
在他的那个时代,名将太多,
他无论从资历和能力上都还差一截,只能乖乖的给那些前辈们打下手,
洪武二十年(1381),朱元璋又一次下令远征,
在当时能够参加征沙漠(明称伐北元为征沙漠)的军事行动对每一个将领来说都是一种光荣,
而蓝玉在历次征沙漠的行动中只是担任了几次配角,
偏偏配角还当得并不顺利,洪武五年的那次演出还是被王保保追着跑回来的,
这对于一个军人而言,实在是不光彩的,
蓝玉永远也忘不了洪武五年的那次战争,
王保保的军队突然出现,将自己打得措手不及,
他连王保保长得什么样都没有看清,就被击溃,
虽然这次失利并不是他的责任,
但他明白,要争取自己的光荣,
最好的方法就是再此与王保保交锋,彻底击败他,
然后站在他的面前,骄傲的对他说:
我就是蓝玉,曾经被你击败的蓝玉,现在,你是我的俘虏!
自从那之后,蓝玉苦苦思索着用兵之道,
他不断的总结经验,熟读兵书,朝思暮想的就是与王保保再战一场,
然而他的愿望落空了,洪武八年(1375),王保保死在了漠北,
蓝玉一度失去了目标,但他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方向——彻底消灭北元!
虽然他有着雄心壮志,屡次请命要求指挥征沙漠的战役,
但还有几个老资格在那里撑着,哪里轮得到他,
他先后跟随着傅友德出征云南,大理,
立下了赫赫战功,并被封为永昌侯(侯爵),
虽然众人已经承认了他的军事才能,但在他们的眼中,
蓝玉始终只是蓝玉,他不可能超越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些名将,
但他也明白,要获得大家的承认,
只有做他的前辈徐达、常遇春没有做到的事情,那就是消灭北元,
所以洪武二十年(1387)的这次远征,
无疑给蓝玉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机会,朱元璋同意了蓝玉的请求,
给了他右副将军的位置,
听到右副将军的名字就知道,蓝玉这次又是副手,
但他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去争取更高的位置,因为主帅是冯胜,
蓝玉心又不甘,却又百般无奈的出发了,
他知道,现在还轮不到他,
不过,机会这样东西总是无处不在的,
蓝玉多年的努力将在这次远征中开花结果,
虽然是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
这次远征的目标是占据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的元太尉纳哈出,
纳哈出也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在王保保死后,他拥兵二十万,
占据辽东的大片地区,严重威胁着明朝的边界,
与以往一样,重大的军事行动由朱元璋亲自部署,
他根据形势,对冯胜做出了如下指示:
你们的部队应该首先进驻通州(今北京通县),但千万不要急于行动,
先派人打探元军的消息,
如果在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发现了对方的行踪,
就要立即展开攻击,但万不可大军全动,
而应先派骑兵对其发动突然袭击,
只有在前锋部队攻克庆州之后,大军才能开始进攻,战则必胜,
朱元璋停了一下,加重语气说道:
但在占据庆州之前,你们万不可动兵,动则必败,
朱元璋的这番话好似算卦,仗还没有打,
他就已经预测到了战争进行的全部过程,
即使是如冯胜、蓝玉这样的优秀将领,也不大敢相信朱元璋的这些话,
在明朝的很多次军事决策中,朱元璋都是少数派,
但真理往往就站在他那边,这次也不例外,
而且就在这次远征的同时,朱元璋暗地里还布置了一个计划,
事后证明,这个计划的成功实施彻底的瓦解了纳哈出的二十万大军,
朱元璋,真奇人也!
正月初二,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
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军20 万人向辽东进发,
二月初三,冯胜率兵抵达通州,
他听从了朱元璋的安排,并未出兵,而是派人打探庆州的消息,
让他惊讶的是,纳哈出果然在庆州安排了重兵把守,
下一步就不用犹豫了,冯胜派遣骑兵先锋攻击庆州,
这个先锋的位置自然被蓝玉抢了去,
蓝玉终于等到了机会,他看着自己身后的那些骑兵,
虽然人数并不多,虽然此行也许很危险,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兴奋,
此时天降大雪,万物被白雪覆盖,
天地一片苍茫,山川大地似乎已经没有了界限,
大军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发,向那不可知的前方挺进,
在出征之前,蓝玉对他的士兵们说道:
“我们马上就要出征了,此次攻击务求必胜,各位要奋力杀敌!
唐时名将李愬冒雪下蔡州,一举荡平藩镇,立下不朽功业,
今天又降大雪,岂非天意!
望各位以身许国,至死不弃,建立功勋,名留青史!”
言罢,他翻身上马,向庆州出发,
这支军队就在白茫茫的风雪中开始了行军,
严寒之下,万物似乎都没有了生机,
一片寂静中,只能听见急促的马蹄声,
疾驰而来,又飘然而去,
马蹄印很快就被大雪覆盖,仿佛从未有人经过,
蓝玉跟随常遇春多年,名虽亲属,实为师徒,深得其兵法之精髓,
他的作战风格也与常遇春相似,向来以突击奔袭震慑敌胆,
往往敌人还未反应过来,就已被击溃,
常遇春泉下有知自己有如此传人,也当含笑,
连夜奔袭,不作任何停顿,赶到庆州时,
敌人毫无准备,城门大开,正在埋锅做饭,
当他们看见这些身上白雪覆盖,
混似幽灵的人手持马刀向他们冲来时,吓得目瞪口呆,
蓝玉没废什么力气,就全歼敌军,
杀北元平章果来,占据庆州,并抓获了大批俘虏,
他并没有洋洋得意,因为他知道,下一步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冯胜在通州得到了蓝玉的捷报,他意识到,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三月初一,冯胜亲率大军出松亭关,驻兵大宁(今内蒙古宁城),
冯胜用兵十分谨慎,绝不轻易动兵,在探明敌情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五月二十一日,冯胜留兵5 万人驻守大宁,
率大军直捣辽河,获得小胜,打开了通往辽东的通道,纳哈出就在眼前!
就在冯胜与蓝玉会师,准备与纳哈出决战之时,
一个意外的消息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个好消息,
〖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
朱元璋在派出冯胜远征的同时,还召见了一个人,并派给他一个使命,
这个人名叫乃剌吾,是纳哈出原来的部下,他得到的使命是劝降纳哈出,
朱元璋在军事上从来都不是一个蛮干的人,
他很清楚要打败北元很容易,要彻底消灭北元的威胁很难,
于是他在军事征讨的同时,用了另一种武器来打击北元,
这种武器比任何刀枪剑戟或是火枪大炮都厉害,它的名字叫钱,
朱元璋客观的分析了形势,
他认识到单靠武力是很难消灭北元的,应该采用一种更为有效地方法,
在与北元多次交锋后,朱元璋找到了这个方法,
北元是游牧民族组成的政权,经济实力是无法和明朝相比的,
他们所凭借的不过是英勇善战的传统而已,
既然如此,就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北元的士兵善战,朱元璋就用大量的金钱引诱蒙古人内迁,并分给蒙古贵族土地,
这一招十分有效,毕竟谁愿意天天在沙漠里吃沙子呢,
还是中原好啊,好吃好喝,还有娱乐节目,
这一招釜底抽薪十分厉害,许多蒙古人都迁居到中原,北元的人丁逐渐淡薄起来,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他平等的对待所有民族,不搞民族歧视,
早在徐达攻击大都时,他就严令徐达进城后不可屠杀蒙古人,
对元朝的王公贵族也没有采取清洗政策,还派人守卫宫殿,严禁杀戮,
徐达攻克大都当天,城中居民生活如常,商店照常营业,
在他的这种开明政策下,即使在明初,也有很多蒙古人在政府中担任官职,
如前面说到的道同就是蒙古族,这一政策也成为他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就在冯胜准备进攻纳哈出前,乃刺吾也到达了松花河,并劝纳哈出投降,
纳哈出被说动,但又觉得自己带这么多人就此投降,似乎太没有面子,
他多次犹豫,说了投降又反悔,
来回几次后,冯胜和蓝玉都觉得此人实在是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家伙,
他们给纳哈出下达了最后通牒,并且把兵营架在了纳哈出的门口,
纳哈出估计了一下自己的实力,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要打只有死路一条,
纳哈出率二十万军队投降明军,
投降总是要有一个仪式的,这个也不例外,
毕竟纳哈出是带了二十万人投降的,很有点资本,
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蓝玉准备请他吃顿饭,
按说吃饭是好事,酒足饭饱后就在饭桌上把投降合同签了,岂不美哉,
可这顿饭竟然吃出了意外,
纳哈出带了几百人去参加投降仪式(按说投降似乎不用这么多人),
蓝玉热情接待了他,亲自把他迎进营房,设盛宴款待他,
蓝玉也很注意给对方留面子,尽量不提投降这样的字眼,双方气氛很融洽,
就在一切都顺利进行的时候,
蓝玉的一个举动彻底打破了这种和谐的气氛,
当时纳哈出正向蓝玉敬酒,
蓝玉看见纳哈出的衣服破旧,便脱下了自己身上的外衣,要纳哈出穿上,
应该说这是一个友好的举动,但纳哈出拒绝了,为什么呢?
这就是蓝玉的疏忽了,他没有想到,
自己和纳哈出并不是同一民族,双方衣着习惯是不同的,
虽然蓝玉是好意,但在纳哈出看来,
这似乎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一种强求和恩赐,
蓝玉以为对方客气,便反复要求纳哈出穿上,
并表示纳哈出不穿,他就不喝酒,
而纳哈出则顺水推舟的表示,
蓝玉不喝,他就不穿这件衣服,
双方都是武将,不会文人那一套,脾气都很硬,谁也不肯让步,
于是一个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变成了到底是鸡生蛋还蛋生鸡的逻辑辩解上,
蓝玉说你不穿我就不喝,纳哈出说你不喝我就不穿,
这样争来争去,大家慢慢有了火气,
纳哈出性格直爽,首先翻脸,
他把敬蓝玉的酒泼在了地上,态度是相当的横,
但纳哈出想不到的是,还有比他更横的,
这个更横的人并不是蓝玉,
此人也在我们的文章中出现过,
但由于其本人能力所限一直没有露面的机会,
他就是常遇春的儿子常茂,
常茂继承了常遇春的爵位和脾气,
却没有继承他的军事天分,
一直以来都跟着蓝玉到处跑,
此时见到蓝玉没了面子,
怒发冲冠,二话不说,抽出刀就向纳哈出砍去,
就像今天酒桌上一言不合,抄起酒瓶子干架一样,
纳哈出身经百战,反应很快,
躲过了要害部位,但还是被砍中了肩膀,
此时情况急转直下,
营外的双方士兵都听到了动静,围拢来准备动手打群架,
如果任由发展下去,纳哈出是活不了了,
但他的二十万人也不会再投降了,
在这关键时刻,都督耿忠保持了冷静,
他连忙招呼身边军士把纳哈出扶着去见主帅冯胜,
冯胜是一个脾气温和,处事谨慎的人,
他一见纳哈出狼狈不堪,身上还带着伤,
嘴里不停的喊着他听不懂的蒙古话,
便大致明白出了什么事,
他马上好语安慰纳哈出,这才将纳哈出的情绪稳定下来,
此时纳哈出的部下也得到了消息,
以为纳哈出被杀掉了,纷纷表示要报仇雪恨,
冯胜立刻派纳哈出手下降将观童去说明情况,才最终顺利招抚,
这个事件可以看出蓝玉的性格缺陷,
即处事考虑不周,性格过于强横,
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对方敬酒你喝就是了,
给了对方面子,事情也能圆满完成,
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洪武二十三年(1387)的这次远征就这样圆满结束了,纳哈出被迫投降,
明军俘虏北元20 余万人,缴获辎重无数,
最终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
让人想不到的是,主帅冯胜在回师后被朱元璋定罪抓了起来,
蓝玉就以这样一种滑稽的方式得到了他梦想十余年的主帅位置,
他无数次想象过自己得到帅位时的荣耀,却也料不到会是这样一种情形,
当然他更想不到的是,自己将来的下场比冯胜还要惨,
当然了,这是后话,至少现在,蓝玉实现了他的梦想,
他将在这个位置上获得更大的光荣,
这个机会很快就到了,
自至元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与元朝全面开战以来,
双方你来我往,争斗不休,
朱元璋虽然把元朝统治者赶出中原地区,
但来自蒙古草原的威胁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为了解决这个老对手,朱元璋什么手段都用了,
虽有成效,却从未根除这个顽强的敌人,
他不能再这么无限期的等下去了,北元一定要在他的手中被消灭!
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的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他亲手创立的帝国,
洪武二十年的远征消灭了北元在辽东的势力,
解除了朱元璋的后顾之忧,
他那敏锐的军事直觉告诉他,最后决战的时刻就要来到了,
他已经等了二十年,二十年中,
多少士兵跨上战马,踏上征途就再也没有回来,
在边塞里,在沙漠中,处处都有战死士兵的尸体,
无数的家庭失去了父亲、丈夫、儿子,
为了解除北元的威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不能再等了,毕其功于一役吧!
历史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消灭北元的使命授予了以前从未担任过主帅的蓝玉,
当蓝玉从朱元璋手中接过帅印的时候,
他感受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自己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上天给他的比他要求的还要多,
我终于可以开创自己的伟业了,
我将和那些传说中的名将一样,名留青史,为万人景仰!